孔府大门上的对联与民间追求

孔府,那是衍圣公府,不但是钦封的,而且是不受王朝更替影响并世代相继的。这样的府第,一般人家就算再富再贵,也无法与之相比,至于普通民间人家,更是天上地下。孔府的对联自然是对圣人及其后人的赞颂,表达的是贵为圣人后裔的价值观,似乎也很难与民间普通人的追求相提并论。然而,透过府第的尊荣,其基本价值观念和民间的追求,在内在精神上却有着较大的一致性。

先说一下孔府的对联。上联: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,下联: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(其中“富”字无点,“章”字出头)。两联的相同之处是追求长久(“与国咸休”和“同天并老”),上联主要是夸赞,而下联的“文章道德”才是“圣人”之为“圣人”的真意所在。“与国咸休”属于政治,而“文章道德”可归于文化,正是在这一点上,“圣人家”与民间追求有着相契合之处。

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虽不是“公府第”、“圣人家”,难享“安富尊荣”,但对于“文章道德”的向往,却是普遍的。譬如在寻常百姓家就会经常见到“诗书传家远,道德继世长”这样的对子。我手头保存了一本祖父手抄的《酬世锦囊》,在最末处,祖父题了一联:要好儿女多读书,欲高门第须为善。这其中所表达的,也属于“文章道德”。
按照儒家的观念,人生的不朽追求是放在了世俗的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上,所谓“三不朽”是也。这种观念不仅为许多读书人所接受,而且也影响到普通的庶民百姓那里,或者说,在世俗生活里追求长久乃至不朽,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上至文士显贵,下到布衣百姓的共通观念。

不过,对于普通人来说,是无法建立不世之功的,也作不了传世的“文章”——有了这些也就不是什么“普通人”了。但与“文章”打交道的“读书”,却也被看的极重。读书自然是提高修养、增长本领进而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至关重要的途径。往高处说,读书读得好了,在科举之路上能中个什么,那就不仅有了进身官场的可能,而且还有光宗耀祖的效果,让前世后辈都跟着沾光。《汉书·韦贤传》中提到:邹鲁谚曰:“遗子黄金满籯,不如一经。”(第3107页)这些都属“干禄”范围之内的,自然利弊皆有。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即便考不上功名,起码也落个“识字断文”,在乡邻面前也有体面。退一步说,由于有阅读能力,懂得官府文书法令,他人就轻易欺骗不了了。这些还是有点功利,而不太功利的考虑,也至少让读书者“明理”和“知礼”,用现在的话说,是“提高素质”。

读书是有“好儿女”的重要条件,而为善则是“高门第”的关键。在这种逻辑关系中,“为善”不单纯是“富而后仁”的行为,更主要的,“为善”是前提、是基础。任何民族,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家乃至血脉相连的家族,其荣辱成败,都不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,尤其在农业时代的中华文明,家和家族(即门第)的荣耀,更是与自己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。这种荣耀当然与前面说到的“读书做官”有关,但更重要的因素则是“为善”,即道德品行。“善人之家”,会被乡邻们更为看重,获得更好的评价,这才是门第之“高”的真意所在,即道德高尚,获得评品高。而另一方面,如果外部环境良好的话,“高”就是转化为“长”前提条件,评价高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,而且较少惹是生非,招来祸端。如此,有可能“继世长”。

无可否认,读书也有毫无用处甚至不如不读的时候,例如“刘项原来不读书”;“为善”也可能“好人不得好报”。但这种情形不仅是特殊状态,而且,恰恰提醒人们,应当改变环境。另外,作为一种价值追求,正是因为其尚未实现,需要而且值得努力去实现。

把孔府大门上的对联与民间的追求拉扯起来,当然不是想沾上“公府第”和“圣人家”的光,而是想强调,在民间,就蕴含着最为重要的价值追求。对此,我们似乎可以像孟子从人性中开掘仁义之心那样,从代表着族类的“人性”的民间,开掘出“族性”的光辉。至于其中更为丰富的内容,自然不是三两句话就可说明白的。
白沙河